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管理会计师 初级税务管理师 初级智能财务师
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题库 初级会计指南 初级会计方案 初级会计试听 初级会计直播 初级管理会计师 初级税务管理师 初级智能财务师 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管理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外贸会计师 会计实操 财税实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行业经济宏观经济 >

消费将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2012年GDP增长7.8%中,最终消费对GDP贡献是51.8%,资本形成贡献50.4%,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2.2%。这是过去10年很少出现的情况,表明消费已超过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又据多种因素分析,2013年尽管推动和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同时存在,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消费将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1.去年我国消费市场增长虽然较上年有所回落,但近期已经出现缓中趋稳态势。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129亿元,增长14.6%。但是考虑到这是在我国目前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值已经达到相当高位,而且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前提下,能达到这个速度已经实属不易。

2.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基本同步。

近年来,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消费潜力释放,国家在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增进农村消费便利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了以城区配送中心为核心、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大大增强了农村的基础流通设施建设,而且明显改善了广大农村消费者长期以来购物难的问题。

城乡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大大缩短,城乡市场实现同步发展。2012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9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49亿元,增长14.5%。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商品零售183884亿元,增长14.4%。

3.扩大消费政策助推消费较快增长。

2012年初,受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汽车、家电消费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的补贴政策,推广期限暂定1年,为家电消费注入活力。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比较上年增长7.2%。扩大消费政策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保持消费较快增长的重要保障。

4.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助推消费需求扩张。

提升消费便利化程度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步推进,大大加快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步伐。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上升,服务消费占比呈现上升态势。尽管在不同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各类商品及服务的边际预算份额中,食品支出仍占第一位,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其重要性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城镇食品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呈现出快速下降的态势。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加快了居民汽车、家电升级换代节奏。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大幅上升。

5.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扩大消费提供了技术手段。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网购市场规范性的提升,推动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据统计,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零售方式,网络零售正在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逐步成为满足和提升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

自2008年开始,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一直高位增长,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2008-2010年增长率均达到50%左右的水平,用户年增长的绝对数量也在持续增大。我国的网络购物网络零售额从2004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近8000亿元,年均增长1.4倍,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4年的0.08%上涨到2011年的4.3%。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占到了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2.47亿人,较上年增长21.7%。预计2013年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达到3.1亿人。

消费将充当经济第一驱动力的主要依据

1.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为今后消费增长提供了较好基础。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近年来城乡居民保持较快增速,为消费需求提供了强劲购买力。

2.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扩大消费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将拓展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

为“稳增长”我国及时出台了刺激消费的诸多政策,节能家电补贴接过此前到期的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接力棒”,在推动消费增长的同时兼顾了节能减排,中央财政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这一举措将成为当前增加消费需求的重要推手。

消费政策对增加消费便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城市消费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城市流通网络建立力度不断加大,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多种业态共同发展。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等业态遍地开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早餐工程试点以及社区菜市场改造、农超对接、现代农产品流通试点、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对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便利化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建立全国商业示范社区143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600多个,覆盖80多个大中型城市;在23个省区市建成86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成1.8万个标准化早餐网点;在19个省区市升级改造960家菜市场,新增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

3.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促进居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为扩大消费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消费在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仍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但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还有数亿人口要向城市转移。

可以预计,随着80后、90后新消费人口的崛起,随着数亿、甚至近10亿人口,在就业、定居、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全方位、梯次性向各类城市迁徙,势必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造就一大批数百万、千万人口新的大都市涌现,并推动原有一、二线城市的规模扩张。城市化势必持续性推动极为旺盛的城市住房需求、教育医疗需求、和城乡基础设施需求等,所要产生的大宗商品需求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

4.网络购物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国外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消费市场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往往更高,其中英国高达12%,美国和德国都达到9%;2010年韩国和美国网购用户占全国网民的比例分别为64.3%和66.0%。相比之下,我国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考虑到我国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当前网购人口占比仍然较小、人口密度较高适合网购发展、以及消费占GDP比重正在上升等四大因素,我国网络购物的增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对于将成为未来网民增长重要群体的中年人群,还有较大的渗透空间。

从未来发展的预期看,我国互联网渗透逐步加深的势头不可逆转,网络购物供需面持续积极向好,这些都将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远未完成、居民消费仍有大幅升级空间、巨量人口基数奠定的庞大消费市场,无论是百货超市、还是作为新兴业态的网购,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提升,网民的线上消费潜力还将持续释放;电商企业的发展势头旺盛,网络购物供给能力逐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深化,这些都将有力地创造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

5.由投资向消费的转换过程将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

一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低端消费持续增长的新空间。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低端消费将成为亮点之一。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上升;另一方面,以新生代为主体的农民工有着“半市民”的生活习性,消费倾向远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

二是服务消费在消费升级中凸显发展空间。2012年,我国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人口,这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显现出服务业的重要影响力。未来受消费者收入上升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双重推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服务业消费在总消费里面的比重从趋势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比如,文教娱乐、金融保险服务消费占比、居住服务占比、医疗保健消费占比都呈上升之势。

三是商品消费附加值增加伴随着商品功能的多样化。从消费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消费的升级,商品消费附加值会逐步增加。在消费长周期的前期,许多商品消费“低价放量”;到了消费长周期的后期,随着商品拥有量渐趋饱和,而收入增长也支撑消费升级,消费体现出从量变到价变的转换。

保持消费持续拉动力仍需各方呵护

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的依赖度将不断降低,而消费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从短期看,提振消费应当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对于已经出台或即将到期的扩大消费政策,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接续和替代政策,保证扩大消费政策的连续性。此外,对于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等新兴、有活力的消费方式,需要为其长远、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逐步使劳动者报酬比重提高至45%左右。

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建议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三年内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为45%左右。具体做法:

一是将经济增长和职工收益密切挂钩,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将两者增长关系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之一。

二是降低政府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税收所占比重较高,2004-2008年各项税收(扣除企业所得税)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比重为14%-15%,高于日本4-5个百分点。如果政府税收所得降低4个百分点转移给居民,每年大约可使劳动者报酬增加11000多亿元,劳动者报酬占比将提高3-4个百分点。

2.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拉动消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居民保障水平,但目前社保体系和福利制度还不完善,居民为应对失业、养老、医疗、意外等社会保障问题,不得不约束消费,加大储蓄力度。既然我国居民保守消费模式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变保守消费模式为适度超前消费模式,就要以强化社会保障为突破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可供支配财力的增加,我国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1)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将城市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农村无子女户、无子户、独生子女户、丧失劳动能力户的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其他农村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并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2)增加社会保障项目。要将教育、住房纳入社会保障。如对城镇低收入户实行住房保障,提供廉租房、低价福利房等;如普及城乡12年制义务教育,大幅度降低居民普通教育的开支;如降低居民高等教育的费用开支,对城镇、农村低收入户子女上大学或职业学校,实行免学费并提供助学金的保障制度等等。

(3)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的同时,要逐步提高失业、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所有项目的社会保障力度,解除或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3.优化网络购物环境,为电子商务大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购物的法律体系,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的运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出台规范网络购物市场健康运行的法规条例,进一步规范交易程序和行为、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清晰界定责任的法律功效;

二是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规,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于目前环境下的新法规、政策条例,才能使网购经济在法制轨道上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是要营造安全便捷的电子支付环境。电子支付是网购买卖双方交易的重要环节,但是电子支付平台的安全系数还有待提高,需要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力度,研究和创新提高电子商务安全性的新技术和新措施。

4.加大力度降低房价,减轻居民的消费负担。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消费应该提倡,也应该鼓励,但应千方百计把房价降下来,保证绝大多数消费者有能力承受相应的房价。扩大住房消费,一方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大多数民众的存款都投放到住房上,要尽快改变已经出现的居民住房消费透支现象,改变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问题,努力使居住开支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一方面不能把发展房地产开发业作为战略重点,而应当是在不影响耕地和环境保护等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发挥住房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力。

5.整顿消费环境,适度引导消费。

消费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是要大力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构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二是要着力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拓宽消费领域。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揽子鼓励消费的政策要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鼓励绿色、低碳、环保消费,促进绿色、低碳、节能、健康消费方式的形成和发展,适当调低或取消部分已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品的税收。三是要积极引导消费,培育消费热点。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旅游、健身以及各种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消费,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提高服务消费水平,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

可以预计,今后我国将有更多促进和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出台,与此相应的管理、服务、监督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也要及时跟上,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只有用完善的规则理顺消费秩序,用服务的改善提升消费动力,营造一个可信赖的消费环境,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舒心消费。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特色班

班次特色
含普通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开通模拟考试题库,题库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准确把握考试重点、难点与考点,教授答题思路与方法,剖析历届考试失分规律,指明考试中“陷阱”、“雷区”和“误区”所在。帮助考生减少答题失误,助学员高分过关。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精品班

班次特色
含特色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为开通精品班的学员配备相应的直拨咨询号码,专人答疑,建立完善的学员信息库,及时回访跟踪,了解学员学习情况,督促学习,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赠送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课程、题库+会计实务课程+当前不过,下期免费学

480元/一门
960元/两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实验班

班次特色
含精品班全部课程+服务,实验班学员享受班主任制教学制度,并签署协议,当期考试不通过退还该课程学费(必须参加当期考试)。选报实验班课程的学员,还将免费获赠上期考试同科目下其他所有名师主讲的课程!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赠送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课程、题库+会计实务课程+考试不通过,学费全额退

1000元/一门
2000元/两门
购买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网络课程涵盖(36学时):

一、《管理会计概论》

二、《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三、《预算实务》
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与分析

四、《成本管理》
含成本控制方法、成本责任、标准成本系统、作业成本分配等

新增实操课程(30学时):

1、《预算实操》

2、《成本实操》

更新时间2023-02-20 22:03:49【至顶部↑】
江南财子®  联系我们 | 邮件: | 客服热线电话:4008816886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

电话:
付款方式   |   给我留言   |   我要纠错   |   联系我们




Top